上個月,Judith Ng-Cashin 成為 Novotech 的首席醫學官,主要負責將亞太合同研究組織 (CRO) 進一步向西擴展。 

Ng-Cashin 領導著 Novotech 的國際醫學團隊,擁有二十多年的國際製藥、生物技術和 CRO 經驗。週五,她接受了 Endpoints News 的專訪,就合同研究組織、生物技術公司等領域的當前形勢發表了看法。為清晰起見,本對話經過了編輯和精簡。 

Zachary Brennan:基於 2023 年的發展現狀,您對 2024 年生物技術和合同研究組織的發展有何看法? 

Judith Ng-Cashin:今年是艱難的一年,對吧?過去的一年半,生物技術領域面臨著嚴峻的融資挑戰。對藥企而言,大部分申辦方都進行了裁員。我們 95% 以上的申辦方是生物技術公司或小型製藥公司。儘管面臨資本約束壓力,但我們的業務同比仍相當穩定。 

風險資本較為厭惡風險,而生物技術本身風險值較高。資金池可能會變小,但我本人認為具有強大科研實力的優質公司仍然能夠獲得資本。 

Brennan:您的意思是說,生物技術公司趨於尋找合同研究組織,而非在國內進行試驗? 

Ng-Cashin當然。Novotech 在亞太地區,尤其是澳大利亞地區,主要為 I 期研究提供服務,因為亞太地區的監管障礙要比歐美低得多,而且還能享受稅收優惠。這與生物技術的現狀非常吻合,尤其是在這種資本緊張的環境下。 

Brennan:您提到了澳大利亞,您在其他地區也看到了上升趨勢嗎? 

Ng-Cashin:中國的生物技術環境實際上相當強大。中國國內正在進行大量的高品質研究和開發。美國傾向於生物製劑和小分子藥物研究對開,而中國則側重於生物製劑研究。事實上,我們的許多細胞和基因治療經驗均來自中國生物技術公司。 

我們注意到,目前的困難源自於地緣政治因素和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,這導致美國生物技術公司不願意在開發早期進入中國。這是我們所目睹的趨勢,但在過去一年這一趨勢似乎有所減弱。 

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偏向自己開展 II 期和 III 期試驗,而中國生物技術公司則希望進入美國市場並在美國註冊公司。這樣一來,他們還是會與合同研究組織合作,尤其是在它們未涉獵諸多業務的地區。